Tuesday, December 05, 2006

嘔泡的鬥魚爸爸




鬥魚,實在美得太狠。





養一缸魚...我是從來都提不起這種閒情。不過,在小小的工作空間裡,總比養一頭貓、溜一條狗來得容易許多。還記得,以前同事們都會籌集一筆『養魚資金』,用作添購魚苗、小蝦、蝸牛、水草和急凍紅蟲...有時候大家一起清潔魚缸、換水、餵飼,嘻嘻哈哈地幹起這些雜務,三五成群討論它們攪笑的動物行為,又或隔著玻璃觀察一場地盤血戰...原來一缸魚兒,可以種出這麼多的歡愉和感情來。快樂...是如此簡單而無價。

上週末起,可愛的香港鬥魚寶貝開始在水中『築巢』。雄性鬥魚浮到水面,張嘴深深吸入一口空氣,再回到水中吐出一顆又一顆的水泡來。團團水泡因為表面張力而聚集在一起,形成一座突過水平線的泡泡山。晶瑩的水泡不是一無事處,發揮著它的小宇宙,將受精魚卵好好隱藏起來。

魚卵小得像一粒未發漲的西米...我有點懷疑,是不是它長得太像『西米』啦? 怎麼母魚都愛把它當魚糧吃掉? 盡忠職守的公魚,惟有一直守在泡沬團下,一次又一次地驅逐偷襲的母魚。偶而,『西米』也會從水泡的縫隙間溜走開來,公魚就要四處追捕逃家的傢伙,一口一粒地將它們安放回育嬰床上。

原來...公魚的攻擊性,是牠盡其父責的表達方式;再輕的氣泡,還是有它的天職。

一個人的行徑,不可能只停留在行為本身所呈現膚淺的表面/形象含意,至少不是它全部的意義。這是兇悍好戰的鬥魚給我上的一節課。




鬼祟崇的母魚

Labels:

1 Comments:

At 11 December, 2006, Blogger Alive said...

點解你有左個blog 咁耐先話我知架
以後多d寫我會keep住睇架啦

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