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une 04, 2007

As Doctor Said -- 嗡嗡嗡...小蜜蜂

走上獸醫之路,從來未想過,這行頭與蜜蜂有甚麼關係。不過,在扭曲的世界裏,『真係唔死都仲有新聞聽!』

為了解香港的養蜂業情況,探索其衍生之公共衛生和食物安全問題,最近走訪了兩個本地蜂場。除了規模大小、經營手法極為懸殊之外,它們飼養蜜蜂的品種也不一樣,實在大開眼界。

香港蜂業其實並不發達,投身此行業的人並不多。而養蜂者大部份從小飼養蜜蜂。在華南地區,主要蜂種有二:「中蜂」(即“中國蜂”)和「意/異蜂」(意大利蜂,也廣義包含“中蜂”以外其他蜂種)。「中蜂」可算是本土蜂種,較適應香港環境、攝蜜量較少,但有「爛蟲症」(幼蟲孵化後感染而爛身死亡)的困擾;「意蜂」體型長大,釀蜜量也較多,但對抗天敵「黃蜂」的能力卻稍差人意。

選擇養蜂的地方很重要,周遭環境必須四季都有開花樹木,讓蜜蜂可以恆常產蜜。假如蜜蜂沒有花粉可採,或者天氣變化大(例如早晨黃昏和風雨雷電的時候),其性情會比較燥惡,具攻擊性。但平時卻非常溫馴,甚至可以用手輕輕將一大團工蜂抬在手心上把玩。

蜜蜂的社會體系更是有名。每群蜜蜂必有一后統領大軍,工蜂釀蜜、照顧幼蟲;公蜂只是大食懶,負責一生一次的目的 -- 交配,然後死亡;蜂群在適當時候會分開成不同群落,各自發展。據聞,小蜜蜂的成長只需廿一日左右。

蜂窩內也是奇蹪一大堆。蜂箱裡一排排的蜂巢,下方是育嬰室,而越上層的蜜糖越釀得成熟。釀好的蜜會被封存好在最上排的位置。按花季期間,養蜂者可每隔兩至三天採蜂一次。

蜜蜂的世界,即獨裁卻又階級官僚主義,但在牠們的國度,卻是生存的唯一模式,work 就掂啦!!! 同理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,沒有我這套比你那一套好/壞的道理。No Argument!!!














Fig. 1 蜂后走到那裡,蜂兒們都在其周圍作同心圓運動














Fig. 2 預備培育新一代女王的「皇台」

Labels: ,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